close
2017年在台北舉辦的世大運,郭婞淳不但奪金還打破世界紀錄。(大專體總提供)
2017年在台北舉辦的世大運,郭婞淳不但奪金還打破世界紀錄。(大專體總提供)

奧運前1個月的線上記者會,郭婞淳聊到最近在看《一流的人如何保持顛峰》這本書,「我才意識到要讓自己休息,要讓運動員休息是非常難的事,我就逼自己要休息、要休息。」

「姐撐的不是重量,是夢想,是家庭。」

 郭婞淳東奧項目:女子舉重
最佳成績:亞運、世錦賽金牌,奧運銅牌

田徑轉舉重 宛如命定

郭婞淳早已是一流無疑,這是28歲的她第3次參加奧運,倫敦奧運時她還小,5年前里約奧運她本有可能奪金,最後卻只獲銅牌,幸而4年前在台北舉辦的世大運,她摘金又打破世界紀錄,全台沸騰。去年,東京奧運她勝券在握,怎知延期一整年。年齡是運動員天敵,攀上高峰後如何不墜,過去她有多努力,如今便有多不敢休息。

郭婞淳是來自台東的阿美族原住民,從小喜歡籃球、田徑,一直是田徑隊選手,但國中時,教練認為以郭婞淳的爆發力與協調力,更適合練舉重。郭婞淳卻捨不下有趣的田徑,很是掙扎。

是啊,可以練田徑,誰想練單調無趣又孤獨的舉重呢?偏偏國三那年的全中運,郭婞淳跑田徑第一棒,怎知傳給下一棒時,棒子居然掉到地上,導致全隊連決賽都進不了;反倒隔天的舉重,她竟一舉奪金。宛如命定,她只好選擇舉重。

郭婞淳是阿美族原住民,自小活潑可愛。(翻攝郭婞淳臉書)
郭婞淳是阿美族原住民,自小活潑可愛。(翻攝郭婞淳臉書)

 

她明白自己沒有恣意的本錢,運動是興趣,也是一線生機。她是家中長女,依阿美族母系社會的傳統,長女如同漢人社會的長子,得扛起家中重責大任。家裡經濟並不好,母親辛勤工作,全家最苦時房子遭法拍,一度住在工寮。高中起,郭婞淳再也沒跟家裡拿過錢,後來甚至靠比賽獎金養活全家。

運動員的生活規律單調,郭婞淳17歲就住在高雄左營的國家訓練中心至今,她曾描述:「我們一、三、五有晨操,6點半開始,大概1小時,做完再吃早餐。」之後各自練習,她會找物理治療師做治療,下午則2點半練到5點半,日復一日。

她只在偶爾採買日用品時出門,教練林敬能回憶:「婞淳從2011年進國家隊到2017年,一年只回家一次,me too,我老婆每隔幾個月帶兒子來給我看。你不能又想吃喝玩樂、又想要有成績。」林敬能又說,2012年倫敦奧運時,他們偶遇一位落單的中國跳水女選手,林敬能問那選手多久沒回家了,對方答:「5年了。」

「累不死,獎牌就是我的。」這是郭婞淳常對自己說的話,果然,2013年成果大爆發,6月她在亞錦賽拿下金牌,7月在世大運奪金,10月底世錦賽又順利摘金,此前我國女選手在舉重世錦賽已14年沒能奪金,前一面金牌是1999年。

遭槓鈴壓傷 陷入恐懼

勢如破竹,眼看隔年仁川亞運也將金牌到手,怎知,2014年5月,郭婞淳練習時被141公斤的槓鈴壓傷右大腿。救護車呼嘯而來,接下來的2個月她只能坐輪椅。最可怕的還不是坐輪椅,也不是漫長痛苦的復健,最可怕的是當她終於能再練舉重,卻總是剛舉起便害怕得立刻放下。

但她沒有退路,只能拚命繼續練。直到受傷1年後,某天她練了長達7小時,那時已夜晚9點,所有人都休息了,就只她仍不肯休息。教練林敬能一旁陪伴,不斷打氣:「妳可以的!」忽然,她又能舉起100公斤,終於突破心魔。隔年亞錦賽,她再度摘金。

此時奪金,卻又和從前奪金大不同了,她似乎整個人從裡到外更新一輪。2016年初,肩負養家壓力的她竟一口氣捐出150萬元,捐一台救護車給醫院,她說,當初被槓鈴壓傷時,最渴望救護車。不止如此,她還每年固定捐10萬元給母校台東體中的學弟妹。人們誇她有善心,她說,這是最低潮時,長庚的楊定一博士對她的啟發,「讓我學會正面思考,學會感恩、幫助別人。」

教練林敬能說,這是郭婞淳最讓他驕傲之處,「不忘初心!她捐得可多了,只是都不講,像有一次她去台東的天主教醫院默默捐錢,後來被清潔人員看到,大家才知道。」

獨練沒隊友 有苦難言

成名後,廣告代言紛紛上門,林敬能說,郭婞淳十分謹慎,例如有食品業者找她合作,說可讓她抽成,每月6、7萬元,抽成一輩子,她卻婉謝;也有速食餐廳找她拍廣告,「她覺得速食偶爾吃可以,但不鼓勵大家太常吃,又婉謝。」

台東縣教育處長林政宏也對我們回憶,他曾邀郭婞淳演講,「我印象蠻深,那次她說想當一個有影響力的人,希望幫助更多人。」林政宏說,郭婞淳不但長年捐款給母校學弟妹,3年前普悠瑪事故後,卑南國中棒球選手王羽飛命危,多次重大手術才得倖存,「我請婞淳去鼓勵他,結果婞淳不只鼓勵他,後來還寄書給他。」

成名後廣告代言紛紛上門,郭婞淳卻十分謹慎,婉謝過不少優渥酬勞。(翻攝Christian Villalas 臉書)
成名後廣告代言紛紛上門,郭婞淳卻十分謹慎,婉謝過不少優渥酬勞。(翻攝Christian Villalas 臉書)

 

林政宏觀察郭婞淳:「她不算是那種百年一見的練武奇才,舉重又很枯燥,她是靠苦練。她也閱讀、彈鋼琴,努力提升自己,這在過往體育選手中蠻少見。」

舉重沒有隊友,是一個人的運動,得比其他運動更加熬得住苦練。曾有媒體問郭婞淳,練舉重是什麼感覺?她半開玩笑半認真答:「有苦說不出。」接著一臉苦笑。運動是興趣,舉重卻更像責任,她靠雙臂撐起整個家,接著又像大姊姊般撐著體育界後輩,一如她曾在臉書寫下的這幾句:「姐撐的不是重量,是夢想,是家庭,是婞念。」那是屬於阿美族長女的驕傲。

更多鏡週刊報導
【我的金牌夢02】李智凱、唐嘉鴻 「哭了還是要繼續練。」

更多相關新聞
舉重總和236公斤3創奧運紀錄 郭婞淳奪中華隊首面金牌
出生臍帶繞頸「倖存」 郭婞淳勇舉起運動員背後坎坷
東奧開幕式 盧彥勳郭婞淳登NHK首頁照片
不怕針頭不怕重 郭婞淳竟怕核酸檢測
橫掃3金、破2世界紀錄 郭婞淳2因素成東奧摘金大熱門

相關新聞影音









離婚證人

台北離婚證人新竹離婚證人彰化離婚證人高雄離婚見證人







遺囑見證人結婚證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ancyn8v6m06i 的頭像
    nancyn8v6m06i

    產業動態

    nancyn8v6m06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